創衛不是表面功夫,也不應該局限于某個特定的時間段,而應該創在每一個市民的心里,體現在我們的行動上。
不少昆明市民應該都發現了,最近南屏街、翠湖邊身穿橘黃色工作服的環衛工變多了,路面也更加整潔了。五華區環境衛生管理處王躍紅副處長說,創建文明城市以來,他們不僅提升了城市清潔的質量,還提升了標準,下一步還將逐步實現“以克論凈”,也就是在環衛工人們對道路清掃之后,隨機從區域劃出一平方米,每平方米的垃圾不能超過5克才算達到標準。
其實從每一個細節都可以清晰地感知,又到了一年創建文明城市的時候了??吹靡姷氖锹飞系沫h衛工人多了,路面更加整潔了,看不見的是這些城市的“美容師”為此所付出的辛勤與汗水。城市這么大,要想不留死角,必須投入相當大的人力、物力。這意味著無論是勞動強度還是工作時間,都要相對加大和延長。
從“以克論凈”到垃圾處理時間的5倍提速,從每天三班制12個小時升級為現在每天三班制18個小時的保潔制度,到每日灑水車工作頻率從3次增加到12次,創衛從來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,而最不容易的,就是那些奔忙在創衛第一線的環衛工人們。所以,請首先向環衛工人表達我們的敬意,向默默無聞的平凡勞動者表達敬意。如果沒有他們,城市不會這么美好,沒有他們,創衛更是無從談起。
曾經有人質疑,創衛究竟有沒有價值?保持城市原本的樣子,不是更有生活氣息、更好嗎?其實,兩者并不沖突,保持城市的生活氣息、煙火味,決不意味著臟亂差。事實上,隨著生活品質的提升,人們對環境衛生的要求也越來越高,創衛在不知不覺中已經獲得了更為廣泛的認同。而創衛,就是這樣一個全面提升城市品格和文明水平的重要契機。確切地說,創衛不是為一塊招牌而創,不是為了別人的評價而創,而是為了這座城市和生活在這座城市里的所有市民而創。
從大的方面說,昆明是座旅游城市,城市形象與品牌知名度和市場認可度密切相關。而環境衛生,則是城市形象的重要組成部分,這是一種不可或缺的軟實力。小而言之,誰不愿生活在一個整潔、舒適的環境中呢?創衛的最大受益者,正是每一個市民本身。除此之外,創衛還有一個隱性功能,那就是引導市民從不文明走向文明,以潛移默化之功逐步提升市民素養。
爭創文明城市,最緊要的一點,就是先做文明市民。當我們感慨環衛工人為了創衛需要加班到夜里12點時,其實更應該反思:是不是我們做得還不夠好,不文明的行為還很多?是不是我們打心眼里認為這是環衛工的職責,所以放縱了自己的一些不良習慣?創衛不是表面功夫,也不應該局限于某個特定的時間段,而應該創在每一個市民的心里,體現在我們的行動上。尊重別人的勞動,保持自己的體面,這才是創衛的真正價值旨歸。